①吸附和解吸。在等離子體裝置中,由于放電對表面的活化作用,表面可能對氣體發生強烈的吸附。而在等離子體作用下,可能發生熱解吸、電子解吸和光解吸。
②蒸發。即固體表面接受來自等離子體的能量而熔化、蒸發。
③濺射。當離子或中性粒子入射到表面時,它的一部分能量傳給少數靶原子,其中有些在點陣達到熱平衡之前發射出去,這就是濺射。濺射是閾值性的,即當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某一閾值(通常為5~50eV)時,才出現濺射。【常壓等離子設備】
④化學濺射。發生在等離子體裝置表面的化學過程。主要是由于表面催化作用引起的。當粒子入射到表面后,在表面進行化學反應生成揮發性產物而釋放。這個過程稱為化學濺射。
⑤背散射、再發射和植入。當離子或中性粒子入射到固體內后,它與固體內原子碰撞,逐漸失去原來的能量。最后可能產生兩種結果:或者還殘留一部分能量,從固體表面發射出去,這就是背散射;或者與固體原子達到熱平衡,逐漸擴散到表面,再發射出去,這就是再發射。這些粒子,特別是能量較高時,沿固體深度形成一個分布,稱為植入。【等離子噴槍】
⑥起泡。當有一定能量的氣體離子在固體內一定深度植入,并逐漸積累,若其劑量達到一定程度,就在表面附近形成氣泡,并逐漸增大,最后破裂。在有些情況下,表現為起片,形成洞或海綿狀表面結構。由于氦氣在固體內的擴散率很低,所以這些現象主要是氦離子(α粒子)造成的。
⑦等離子體鞘和單極弧。在等離子體和固體表面接觸處,由于等離子體中的電子有較離子高得多的熱速度,所以入射到壁的速率也高,這樣,表面就積累負電荷,因而排斥電子,吸引離子,直到二者入射速率一致。因此,等離子體存在著對壁呈正電位的等離子體鞘。如果壁上有一點發射電子,就會擊穿而形成弧。弧的形成降低了鞘的電位,電子又從其他部位回到壁上,壁同時作為正極和負極,故稱單極弧。【等離子表面清洗】